改口沓舌的解释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难以表达清楚,常用于形容人说话不流利或犹豫不决。
出处
1.
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尉数之曰:‘若复敢姗笑刘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对曰:‘民宁再受笞数十,终不能改口沓舌,妄谀刘侍御也!’”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曰:‘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斯可谓之君子矣。’”后人引申为改口沓舌,形容说话不流畅。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应尽量清晰流畅,避免因紧张或犹豫而影响沟通效果。
列子
1.
他在面对大家提问时,改口沓舌,显得非常紧张。2.
小明在演讲比赛上改口沓舌,最终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3.
面对老师的批评,他改口沓舌,无法解释清楚自己的行为。4.
她在面试时改口沓舌,错过了这次工作机会。5.
当被问及具体细节时,他改口沓舌,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改口沓舌的翻译
德语
stottern und zögern
日语
どもりながら話す
法语
bégayer et hésiter
英语
stammer and stutter
改口沓舌的字意分解
gǎi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2:同本义。
3:改正;纠正。
4:重新;再。
5:另行;改任。
6:姓。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dá
1:借指叠起来的纸张或薄的东西。
tà
1:(会意。从水,从曰。说话多象水流。曰,说。本义:话多)。
2:同本义。
3:众多;重叠。
4:会合,合。
5:在行进中击鼓。
ta
1:——见“疲沓”(píta)。
shé
1:(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同本义。
3:代指言语。
4: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改口沓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ǎi kǒu tà shé)。abac式组合,改口沓舌意思是:形容说话吞吞吐吐,难以表达清楚,常用于形容人说话不流利或犹豫不决。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应尽量清晰流畅,避免因紧张或犹豫而影响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