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后私的解释
指先处理公事,后处理私事,强调公私分明,公事优先。
出处
1.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文为'勿以私废公',后演变为'先公后私'。寓意
强调公私分明,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应优先考虑公共利益。
列子
1.
在公司里,他总是先公后私,深受同事敬重。2.
作为班长,他总是先公后私,处理班级事务时从不掺杂个人感情。3.
在家庭聚会上,他也坚持先公后私,先帮妈妈做家务再休息。4.
在社区活动中,他总是先公后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后才处理个人事务。5.
在学校里,他总是先公后私,完成作业后才玩游戏。6.
卿~,可谓大忠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先公后私的翻译
德语
öffentlich vor privat
日语
公私の順序
法语
le public avant le privé
英语
public before private
先公后私的字意分解
xiān
1:(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2:同本义。
3:尊崇;重视。
4:首创;开始。
5:当初;先前。
6:先世;祖先。
7:前导;前驱。
8:前,时间或次序在前。
9: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
10:首要,根本。
11:上。
12: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词。
13: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
14:姓。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sī
1:(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2:同本义。
3:中国古时女子称姊妹之夫为私。
4:男女阴部。
5:日常衣服。
6:古指私田。
7:古代卿大夫的家臣。
8:又指诸侯国君的嬖臣妾媵。
9:假借为“厶”。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10:秘密的;不公开的。
11:邪,不正。
12:小。
13:非法的。
14:通奸。
15:排尿;小便。
16:偏爱。
17:贪爱,求多。
18:占有。
19:用财物买通,贿赂。
20:私下,偷偷地。

先公后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n gōng hòu sī)。abcd式组合,先公后私意思是:指先处理公事,后处理私事,强调公私分明,公事优先。 强调公私分明,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应优先考虑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