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济私的解释
假借公家或公事之名,行私利之实。指利用公家的名义或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
出处
1.
《汉书·杜业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2.
出自《后汉书·陈忠传》,原文为:“假公济私,专权自恣。”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利用公家资源谋取私利的行为,强调公私分明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假公济私,将公司资源用于个人项目,引发了同事的强烈不满。2.
小李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济私,挪用公款购买私人物品。3.
假公济私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破坏了团队的凝聚力。4.
在项目分配中,他假公济私,将最好的资源给了自己的亲戚。5.
公司发现他假公济私的行为后,立即对他进行了严肃的处理。6.
现在那些招摇撞骗,~的玩意儿太多了。 ★欧阳山《三家巷》二六假公济私的翻译
德语
öffentliche Ressourcen für private Zwecke nutzen
日语
公の資源を私利のために利用する
法语
abuser des ressources publiques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英语
use public resources for private gain
假公济私的字意分解
jiǎ
1:(形声。从人,叚(jiǎ)声。“叚”亦兼表字义。本义:不是真的)。
2:同本义(跟“真”相反)。
3:代理,非正式。
4: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5:租赁;雇佣。
6:凭借。
7:授予;给予。
8:宽容;宽饶。
9:赞美,表彰。
10:假设,如果。
11:暂且;权宜。
12:凭借。
13:当。
jià
1:休假。
xiá
1:远。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jǐ
1:(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同本义。
3: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州名。
5: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8:众多。
9:整齐美好的样子。
jì
1:渡过水流。
2:帮助;救助。
3:拯救;救济。
4:成就。
5:停;止。
6:增加。
7:弥补。
8:及,比得上。
9:成;可以。
10:渡口,过河的地方。
11:能干,中用。
sī
1:(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2:同本义。
3:中国古时女子称姊妹之夫为私。
4:男女阴部。
5:日常衣服。
6:古指私田。
7:古代卿大夫的家臣。
8:又指诸侯国君的嬖臣妾媵。
9:假借为“厶”。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10:秘密的;不公开的。
11:邪,不正。
12:小。
13:非法的。
14:通奸。
15:排尿;小便。
16:偏爱。
17:贪爱,求多。
18:占有。
19:用财物买通,贿赂。
20:私下,偷偷地。

假公济私,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 gōng jì sī)。abcd式组合,假公济私意思是:假借公家或公事之名,行私利之实。指利用公家的名义或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利用公家资源谋取私利的行为,强调公私分明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