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清口白的解释
形容口齿清楚,语言流利。常用来形容某人说话时吐字清晰,表达准确。
出处
1.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怎当得十三妹定要问他个牙白口清,急得无法。”2.
出自清代梁章钜的《归田琐记》:'牙清口白,字字分明。'寓意
强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鼓励清晰和流利的表达。
列子
1.
他在演讲比赛中表现出色,牙清口白,赢得了观众的掌声。2.
老师表扬小明作文朗读时牙清口白,非常清晰。3.
主持人牙清口白,节目进行得非常顺利。4.
小丽在辩论赛上牙清口白,赢得了大家的认可。5.
爷爷讲故事时牙清口白,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牙清口白的翻译
德语
klar und artikuliert
日语
歯切れよく
法语
clair et articulé
英语
clear and articulate
牙清口白的字意分解
yá
1:(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3:形状像齿的东西。
4:特指象牙。
5:萌芽。
6:孩童。
7:姓。
qīng
1:(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同本义。与“浊”相对。
3:清洁;洁净;纯洁。
4:清明。
5:清凉。
6:清冷,凄清。
7:清平;太平。
8:寂静。
9:清雅高尚。
10:清白。
11:清静;恬静。
12:清正。
13:清廉。
14: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15:清香、清馨、清醇。
16:无余。
17:纯粹。
18: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19:滤去酒糟的甜酒。
20:粪槽,厕所。
21:清除。
22: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23:姓。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b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3: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4:亮;明亮。与“暗”相对。
5:一无所有。
6:显著。
7:真诚;坦白。
8: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9:
10:清楚,明白。
11:表明;说明。
12:禀告;报告。
13:上告;控告。
14:使…白。
15:白白,平白。
16:单单;只是。
17:姓。

牙清口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á qīng kǒu bái)。abac式组合,牙清口白意思是:形容口齿清楚,语言流利。常用来形容某人说话时吐字清晰,表达准确。 强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鼓励清晰和流利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