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刚则裂的解释
形容物体过于刚硬而容易断裂,常用来比喻人过于固执或严厉而容易导致失败或破裂。
出处
1.
汉·刘向《说苑·敬慎》:“金刚则折,革刚则裂,人君刚则国家灭,人臣刚则交友绝。”2.
出自《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寓意
提醒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懂得灵活变通,过于刚硬和固执会导致失败。
列子
1.
他在工作中过于严格,常常革刚则裂,导致团队士气低落。2.
小明的性格革刚则裂,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闹翻。3.
公司的老板革刚则裂,导致员工流失严重。4.
她在处理家庭矛盾时革刚则裂,结果家庭关系越来越紧张。5.
他在谈判中革刚则裂,最终导致合作破裂。革刚则裂的翻译
德语
zu starr und leicht zu brechen
日语
硬すぎて容易に壊れる
法语
trop rigide et facilement brisé
英语
too rigid and easily broken
革刚则裂的字意分解
gé
1:(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
2:同本义。皮的总称。
3:用革制成的甲胄。
4:车前的饰物。
5:(lè)。马络头。有嚼口的叫勒,没有的叫羁。
6:变革,更改。
7:免除或丢掉。
8:姓。
jí
1:
gāng
1:(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2:同本义。
3:坚强。
4:刚正,刚直方正。
5:倔强固执。
6:刚直。
7: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之前,相当于“刚才”。
zé
1:(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2:同本义。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6:划分等级。
7:做,作。
8:正相反。
9:表示相反或对照。
10:表示平列关系。
11: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12: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13: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14: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15: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16: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17: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18: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革刚则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é gāng zé liè)。abac式组合,革刚则裂意思是:形容物体过于刚硬而容易断裂,常用来比喻人过于固执或严厉而容易导致失败或破裂。 提醒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懂得灵活变通,过于刚硬和固执会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