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打不回头的解释
比喻对某事已经下定决心,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或打击而改变主意。
出处
1.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龙潭升座,谓众曰:‘可中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他既有此心,任你棒打不回头。”寓意
强调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有恒心。
列子
1.
小明对学画画的热情棒打不回头,每天都坚持练习。2.
她对环保事业的热爱棒打不回头,积极参加各种环保活动。3.
他棒打不回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取得了成功。4.
即使大家都反对,他对新项目的信心依然棒打不回头。5.
她棒打不回头地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为外界所动。6.
夺得我机方肯往,从教~。 ★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卷十棒打不回头的翻译
德语
unerschütterliche Entschlossenheit
日语
揺るがない決意
法语
détermination inébranlable
英语
unwavering determination
棒打不回头的字意分解
bàng
1:(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2:同本义。
3:用棍棒打。
dǎ
1:(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同本义。
3:往;去。
4:制造;建造。
5:砍;割。
6:除去。
7: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8:摇荡。
9: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dá
1:量词,指十二个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uí
1:(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同本义。
3:环绕; 包围。
4:掉转。
5:还,返回。
6:改变。
7:违背。
8:问。
9:姓。

棒打不回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àng dǎ bù huí tóu)。abac式组合,棒打不回头意思是:比喻对某事已经下定决心,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或打击而改变主意。 强调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