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不化的解释
形容人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难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出处
1.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2.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原文为'昶性刚直,顽固不化'。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避免因固执而错失机会。
列子
1.
他总是顽固不化,拒绝接受任何新的建议。2.
尽管大家都劝他,他还是顽固不化,坚持自己的错误做法。3.
她对自己的观点顽固不化,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4.
这个老人在生活习惯上顽固不化,拒绝尝试任何新事物。5.
他因为顽固不化,错过了很多改进的机会。6.
说我~,为游击主义翻案;蔑视中央,搅乱军心等待。 ★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六章顽固不化的翻译
德语
stur und unnachgiebig
日语
頑固不変
法语
obstiné et inflexible
英语
stubborn and unyielding
顽固不化的字意分解
wán
1:(形声。从页(xié),元声。从页。本义:难劈开的囫囵木头)。
2:同本义。
3:凶恶的人。
4:引申为浑圆。
5:顽固,不驯服。
6:头脑迟钝; 愚蠢。
7:坚硬。
8:坚强。
9:同“玩”。游戏。
gù
1:(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2:同本义。
3: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4:久。
5:疾病经久难治的
6:安定,稳固。
7:固执,专一。
8:鄙陋。
9:坚定。
10:巩固;使坚固;加固。
11:安守;坚守。
12:执意;坚决地。
13:必,一定。
14:原来;本来。
15:当然;仍然。
16:确实。
17:已经。
18:(hú)。何,何故。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uà
1:(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教化。
4:感化;转变人心。
5:募化。
6: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7:死。
8:消除,去掉。
9:习俗,风气。
10:造化。自然的功能。
huā
1:用掉、耗费。

顽固不化,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án gù bù huà)。abac式组合,顽固不化意思是:形容人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难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提醒人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避免因固执而错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