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心抑志的解释
形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压抑自己的心意和志向。常用来描述一种不得已的隐忍和妥协。
出处
1.
战国·楚·屈原《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2.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原句为“屈心抑志,以从人主”。寓意
强调为了达到目标或维护大局而不得不压抑个人意愿和志向的无奈与隐忍。
列子
1.
为了家庭的和睦,他只能屈心抑志,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2.
在公司里,为了不影响团队合作,她常常屈心抑志,接受不合理的安排。3.
虽然对结果不满,但为了大局,他还是屈心抑志地接受了。4.
为了孩子的教育,她屈心抑志地选择了离家较远的工作。5.
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屈心抑志地放弃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屈心抑志的翻译
德语
sein Herz und seinen Willen unterdrücken
日语
心を抑え志を抑える
法语
réprimer son cœur et sa volonté
英语
suppress one's heart and will
屈心抑志的字意分解
qū
1:(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委屈;冤屈。
4:屈服。
5:治理,收治。
6:强迫。
7:理亏。
8:古邑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9: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10: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yì
1:(本写作“归”。会意。小篆字形,象用手抑人使跽。本义:按,向下压)。
2:同本义。
3:抑制。
4:贬。
5:强行;强迫。
6:或是,还是。
7:但是;不过。
8:而且。
9:表示推测,可译为“或许”、“也许”。
10:用在句首,无义。
zhì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7:有志;立志;专心。
8:记着。
9:向慕。
10:记载,记录。
11:叙述。
12:(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13:同本义。
14:记录。
15:做记号。
16:又。
17:标记;记号。

屈心抑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ū xīn yì zhì)。abac式组合,屈心抑志意思是:形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压抑自己的心意和志向。常用来描述一种不得已的隐忍和妥协。 强调为了达到目标或维护大局而不得不压抑个人意愿和志向的无奈与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