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的解释
借用一个话题或事件发挥自己的观点或意见,通常用于表达某种思想或进行批评。
出处
1.
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我触动起来,顺口骂他两句。就是你们文人说的,甚么‘借题发挥’的意思呢。”2.
出自《论语·先进》,原文为'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后人引申为借题发挥。寓意
强调借助外在话题或事件,表达内在的观点或意见,体现了灵活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列子
1.
在讨论环保问题时,他借题发挥,谈到了个人生活习惯的重要性。2.
老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借题发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3.
她在朋友聚会上借题发挥,谈到了如何维持友谊的话题。4.
在家庭聚会上,他借题发挥,讨论了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5.
在读书会上,有人借题发挥,谈到了书中人物的命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6.
尽管是~,而且是借错了题,我对王芸生的手法,依然是佩服的。 ★郭沫若《摩登唐吉诃德的一种手法》借题发挥的翻译
德语
ein Thema nutzen, um seine Ansichten zu äußern
日语
話題を利用して自分の意見を述べる
法语
utiliser un sujet pour exprimer ses opinions
英语
to make use of a topic to express one's views
借题发挥的字意分解
jiè
1:(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2:借进。
3:借出。
4:帮助。
5:假托;借口。
6:凭借;依靠。
7:相当于“假使”,“假设”,“假如”,“即使”。
tí
1:(形声。从页(xié),是声。页,头。本义:额头)。
2:同本义。
3:《雕题交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4:物品的前端或顶端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孟子》。
5:题目;标题。
6:书签;标签。
7:标志。
8:奏章。明、清两代公文用语之一。又指上奏 。
9:书写;题署。
10:谈及。
11:品评;评论。
12:鸣;叫。
fā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fà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huī
1:(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2:同本义。
3:舞动;摇动。
4:挥霍。
5:运动;移动。
6:飞翔。
7:旗幡
8:光辉

借题发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è tí fā huī)。abcd式组合,借题发挥意思是:借用一个话题或事件发挥自己的观点或意见,通常用于表达某种思想或进行批评。 强调借助外在话题或事件,表达内在的观点或意见,体现了灵活的思维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