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头赤脚的解释
形容人蓬头垢面,赤脚不穿鞋子的状态,常用来描述生活艰苦或不修边幅的形象。
出处
1.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一回:“被人打得蓬头赤脚,衣裳粉碎。”2.
出自《后汉书·刘玄传》,原文为“赤眉将王匡等拥刘玄,蓬头赤脚,称‘赤眉军’”。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个人形象和生活习惯,强调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列子
1.
他在山里迷路了三天,回来的时候蓬头赤脚,狼狈不堪。2.
小男孩玩得太开心,回家时蓬头赤脚,妈妈看到直摇头。3.
经历了长途跋涉,探险队员们蓬头赤脚地到达了目的地。4.
大雨过后,几个孩子在泥泞中玩耍,蓬头赤脚地跑回家。5.
他在农村生活了多年,习惯了蓬头赤脚的日子。6.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新嫂嫂~,一定还要亲自替陶子尧打一条辫子,方容他走。”蓬头赤脚的翻译
德语
zerzaust und barfuß
日语
ぼさぼさで裸足
法语
ébouriffé et pieds nus
英语
disheveled and barefoot
蓬头赤脚的字意分解
péng
1:(形声。从艸,逢声。本义:草名。蓬蒿)。
2:同本义。
3: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
4:散乱。
5:姓。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chì
1:(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2:同本义。
3:忠诚;真纯。
4:裸露。
5:空;尽;一无所有。
6:共产党。
7:除掉,诛灭。

蓬头赤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éng tóu chì jiǎo)。abcd式组合,蓬头赤脚意思是:形容人蓬头垢面,赤脚不穿鞋子的状态,常用来描述生活艰苦或不修边幅的形象。 提醒人们注意个人形象和生活习惯,强调生活的艰辛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