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非所问的解释
指回答的内容与所提的问题无关,答非所问。
出处
1.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做希希罕儿?’”2.
《左传·成公二年》:'晋侯饮赵武子酒,且使食熊蹯,武子曰:“食熊蹯不掩口,饮酒不釂,食鱼不吐骨,国君所及,臣弗敢辞。”' 后人用以比喻答非所问。寓意
提醒人们在交流中要注意倾听和回应的相关性,避免误解和沟通不畅。
列子
1.
在课堂上,老师问了一个关于历史的问题,小明却答非所问地讲起了自己的周末计划。2.
朋友问我去不去电影院,我答非所问地聊起了最近看的书。3.
妈妈问我今天的作业完成情况,我却答非所问地谈起了明天要去的公园。4.
老板问我项目进度,我答非所问地讲起了团队的士气。5.
在讨论会上,有人问及具体方案,我却答非所问地谈论起市场前景。6.
按照着次序一问一答,没有~的弊病,就算情意格外浓厚。 ★叶圣陶《隔膜》答非所问的翻译
德语
nicht zur Sache antworten
日语
的外れの答えをする
法语
répondre à côté de la question
英语
to give an irrelevant answer
答非所问的字意分解
fēi
1:(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同本义。
3:责怪;非难;反对。
4:讨厌。
5:讥刺。
6:(fěi)。诽谤,诋毁。
7:∮秩?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8:躲开。
9:无;没有。
10:不对;错误。
11:相当于“不”、“不是”。
12:不真实。
suǒ
1:(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2:“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3:地方。
4: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
5:着落;结果。
6:表示结构。
7: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8: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9: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10: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11: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12: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13: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
14:用于建筑物。
15:尚,还。
16: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17: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18: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19:许多的,多种的。
20:可以的。
wèn
1:(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2:同本义。
3:访问。
4:责问。
5:问候;慰问。
6:过问。
7:审案,审讯。
8:追究。
9:寻访。
10:告诉。
11: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相互访问的礼节。
12:指书信。
13:权威性的命令,常由上级向下级发布。
14:声誉。

答非所问,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á fēi suǒ wèn)。abcd式组合,答非所问意思是:指回答的内容与所提的问题无关,答非所问。 提醒人们在交流中要注意倾听和回应的相关性,避免误解和沟通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