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不对马嘴的解释
比喻答非所问,话不投机或两下不对劲。
出处
1.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你问他什么,他答的都是牛头不对马嘴,真是笑话。”寓意
提醒人们在沟通中要注意话题的连贯性和相关性,避免误会和无效沟通。
列子
1.
小明问小红去不去游乐园,小红却回答说她在做作业,真是牛头不对马嘴。2.
我问他喜欢什么颜色,他却告诉我他最讨厌的食物,真是牛头不对马嘴。3.
讨论电影情节时,他突然说起天气预报,真是牛头不对马嘴。4.
朋友问我周末安排,我却回答说今天天气很好,真是牛头不对马嘴。5.
我问他怎么去图书馆,他却告诉我他喜欢读书,真是牛头不对马嘴。6.
只要人家拿他[鲁老爷]一派臭恭维,就是~,他亦快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牛头不对马嘴的翻译
德语
wie gegen eine Wand reden
日语
牛頭馬口
法语
parler à un mur
英语
like talking to a brick wall
牛头不对马嘴的字意分解
ni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uì
1:(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2:同本义。
3:两者相对;面对。
4:相当;相配。
5:核对,比照着检查。
6:对待,以特定方式待。
7:扬;显扬;指扬威。
8:抵押。
9:朝着。
10:配偶。
11:对手,敌对者。
12:姓。

牛头不对马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abcd式组合,牛头不对马嘴意思是:比喻答非所问,话不投机或两下不对劲。 提醒人们在沟通中要注意话题的连贯性和相关性,避免误会和无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