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口无言 jiān kǒu wú yán

abac式
拼音jiān kǒu wú yán
注音ㄐㄧㄢㄎㄡˇㄇㄛˊㄧㄢˊ
繁体緘口無言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缄口无言的解释
形容由于某种原因而保持沉默,不愿或不敢说话。
出处

1.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师云:‘汝若不会,老僧即缄口无言。’”

2.

出自《汉书·王商传》:'缄口无言,惟恐一言而招祸。'
寓意
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保持沉默可能是明智的选择,有时沉默是金。
列子

1.

面对老师的质问,小明缄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2.

当被问及那次失误时,他缄口无言,似乎不想再提起。

3.

在大家的注视下,她缄口无言,心中充满了愧疚。

4.

面对朋友的指责,他缄口无言,心中却在反思自己的错误。

5.

当被问到那个秘密时,他缄口无言,显然不想泄露。

缄口无言的翻译
德语
schweigen
日语
口をつぐむ
法语
garder le silence
英语
remain silent
缄口无言的字意分解
jiān
1:(形声。糸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咸声。本义:(捆东西的绳索))。
2:同本義。
3:信件。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缄口无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n kǒu wú yán)。abac式组合,缄口无言意思是:形容由于某种原因而保持沉默,不愿或不敢说话。 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保持沉默可能是明智的选择,有时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