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之警的解释
形容警惕性极高,听到一点动静就如临大敌。比喻对危险或不利情况的过度敏感。
出处
1.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赞》:“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2.
出自《庄子·秋水》中的“犬吠之警”,原意为狗听到一点动静就吠叫,警惕性高。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警惕,但不要过度紧张,以免影响正常生活。
列子
1.
小明在森林里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犬吠之警,吓得不敢前进。2.
每次听到楼道里有脚步声,老太太就犬吠之警,以为是小偷来了。3.
小狗听到门外有动静,立刻犬吠之警,吓得主人也紧张起来。4.
在陌生的环境中,他总是犬吠之警,生怕有什么危险。5.
听到邻居家有吵闹声,她立刻犬吠之警,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事。6.
今晏然无~,而上下数牵,即一旦事起,复遣数四辈乎? ★明·陈子龙《问古者天下凡郡县兼城……》犬吠之警的翻译
德语
in höchster Alarmbereitschaft
日语
警戒心が高い
法语
en état d'alerte
英语
on high alert
犬吠之警的字意分解
quǎn
1:(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2: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3:称自己的儿子(谦称)。
fèi
1:(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2:同本义。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jǐng
1:(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同本义。
3:戒备;防备。
4:惊恐;惊动。
5:警报。
6:敏悟。

犬吠之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uǎn fèi zhī jǐng)。abac式组合,犬吠之警意思是:形容警惕性极高,听到一点动静就如临大敌。比喻对危险或不利情况的过度敏感。 提醒人们要保持警惕,但不要过度紧张,以免影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