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化之的解释
形容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时采取大体的、简略的方式,不拘泥于细节。
出处
1.
《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2.
出自《论语·子张》:'大而化之之谓圣,夫子之谓也。'寓意
强调处理事情时要有大局观,不必拘泥于细节,但也要注意适度。
列子
1.
在家庭聚会上,妈妈大而化之地说了几个笑话,大家都笑了起来。2.
他大而化之地说完自己的旅行经历,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3.
面对复杂的项目,他大而化之地下达了几个主要指令,团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4.
她大而化之地说了说自己的工作计划,同事们都表示理解。5.
在朋友聚会上,他大而化之地讲述了自己的生活哲学,大家都深受启发。6.
这些新的又未免太无边际,~了。 ★朱自清《文心序》大而化之的翻译
德语
großzügig angehen
日语
大まかに処理する
法语
voir les choses en grand
英语
take a broad view
大而化之的字意分解
dà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huà
1:(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教化。
4:感化;转变人心。
5:募化。
6: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7:死。
8:消除,去掉。
9:习俗,风气。
10:造化。自然的功能。
huā
1:用掉、耗费。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大而化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ér huà zhī)。abcd式组合,大而化之意思是:形容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时采取大体的、简略的方式,不拘泥于细节。 强调处理事情时要有大局观,不必拘泥于细节,但也要注意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