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易的解释
指文章或言辞一字不改,保持原样。形容非常严谨或对原作的尊重。
出处
1.
《新唐书·文艺传中·孙逖》:“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2.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后人引申为对经典的尊重与维护。寓意
强调对经典、传统的尊重与维护,体现严谨的态度。
列子
1.
他对于祖传的秘方一字不易,确保其原汁原味。2.
在翻译经典作品时,译者一字不易,以保持原著的风格。3.
编辑对作者的原稿一字不易,直接付印。4.
对于传统的祭祀仪式,村民们一字不易,严格遵循古礼。5.
在抄写古籍时,书法家一字不易,力求传承原貌。6.
他~地抄袭我的文章。一字不易的翻译
德语
kein einziges Wort ändern
日语
一字も変えず
法语
sans changer un seul mot
英语
unchanged in a single word
一字不易的字意分解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zì
1:(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同本义。
3: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4:抚养;养育;教养。
5:爱。
6: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7:治理。
8:取名;取表字。
9:女子许嫁。
10: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11: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12:名号。
13: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14: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15:书法作品。
16:书信。
17: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ì
1:(象形。本义:蜥易)。
2:换,交换。
3:改变,更改。
4:替代。
5:蔓延;传播。
6:治,整治。
7:轻视。含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8:容易。与“难”相对。
9:简易,简省。
10:平坦。
11: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
12:古代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
13:《周易》的简称。
14:古代占卜官名。
15:卜筮之象,古代以示吉凶祸福。
16: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
17:边界。
18:州名 。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
19:易水的简称 。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20:姓。

一字不易,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zì bù yì)。abcd式组合,一字不易意思是:指文章或言辞一字不改,保持原样。形容非常严谨或对原作的尊重。 强调对经典、传统的尊重与维护,体现严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