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差 yī zì bù chā

abcd式
拼音yī zì bù chā
注音ㄧㄗˋㄅㄨˋㄘ
繁体一字不差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一字不差的解释
形容文字、言辞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差错或改动。
出处

1.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鹦鹉在旁谛听,便都记得明白,朗朗的念将出来,一字不差。”

2.

出自《晋书·卫玠传》:'每与人书,率皆一字不差。'
寓意
强调对文字的精确性和认真态度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抄写古诗时一字不差,显示出他对诗词的热爱。

2.

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必须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

3.

小明在比赛中背诵古文,一字不差地赢得了第一名。

4.

她在翻译文件时,确保译文与原文一字不差。

5.

为了确保合同的准确性,律师要求双方签署时一字不差。

6.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3回:“刚转得一转身,不知谁人就和了一首在上面,就是此诗,~。”

一字不差的翻译
德语
wortwörtlich
日语
一字一句違わず
法语
mot pour mot
英语
word for word
一字不差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1:(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同本义。
3: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4:抚养;养育;教养。
5:爱。
6: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7:治理。
8:取名;取表字。
9:女子许嫁。
10: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11: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12:名号。
13: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14: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15:书法作品。
16:书信。
17: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chā
1:(会意。小篆,从左(手)。本义:失当;错;相差) 同本义。
2:区别。
chà
chāi
1:指派;派遣。
2:选择。
chài
1:病愈
1:限度;界限。

一字不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zì bù chā)。abcd式组合,一字不差意思是:形容文字、言辞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差错或改动。 强调对文字的精确性和认真态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