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字眼儿的解释
形容说话时特别注意字音的准确性,强调咬字清晰、讲究。
出处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书中描述了仙女们在讲话时特别注意咬字清晰。
寓意
强调说话时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体现对语言的尊重和严谨态度。
列子
1.
他在朗诵比赛中咬字眼儿,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2.
小明在演讲时咬字眼儿,让听众听得非常清楚。3.
为了在戏剧表演中表现得更好,她特别注意咬字眼儿。4.
老师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要咬字眼儿。5.
主持人在节目中咬字眼儿,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节目内容。6.
你不要过分~。咬字眼儿的翻译
德语
deutlich artikulieren
日语
はっきり発音する
法语
articuler clairement
英语
articulate clearly
咬字眼儿的字意分解
yǎo
1:(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2:同本义。
zì
1:(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同本义。
3: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4:抚养;养育;教养。
5:爱。
6: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7:治理。
8:取名;取表字。
9:女子许嫁。
10: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11: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12:名号。
13: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14: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15:书法作品。
16:书信。
17:姓。
yǎn
1:(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2:同本义。
3:泛指眼睛。
4:耳目;眼线。
5:见证。
6:指孔;洞穴。
7: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咬字眼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ǎo zì yǎn ér)。abcd式组合,咬字眼儿意思是:形容说话时特别注意字音的准确性,强调咬字清晰、讲究。 强调说话时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体现对语言的尊重和严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