拑口禁语的解释
形容闭口不言,保持沉默的意思。常用来描述人说话谨慎或不愿意开口的情况。
出处
1.
汉·贾谊《过秦论》:“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曰:“吾今被谗受诛,拑口禁语,欲言不得。”'寓意
强调在某些情况下保持沉默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谨慎言辞。
列子
1.
在争论中,他选择拑口禁语,不再多说一个字。2.
面对记者的提问,她始终拑口禁语,不愿透露任何信息。3.
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于是拑口禁语,避免进一步的尴尬。4.
在法庭上,被告人拑口禁语,让律师感到棘手。5.
在家庭聚会上,他拑口禁语,只是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聊天。6.
今日贾政在席上也自~。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拑口禁语的翻译
德语
schweigen
日语
黙秘
法语
garder le silence
英语
remain silent
拑口禁语的字意分解
qián
1:(形声。从手,甘声。本义:胁持;夹住)。
2:同本义。
3:合拢;闭住。
4:勒;横木于马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拑口禁语,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qiǎn kǒu jìn yǔ)。abac式组合,拑口禁语意思是:形容闭口不言,保持沉默的意思。常用来描述人说话谨慎或不愿意开口的情况。 强调在某些情况下保持沉默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谨慎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