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为意的解释
形容对外界的批评或不满毫不在意,表现出一种淡定的态度。
出处
1.
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岂有仁圣在上,群贤并用,而肯恬不为意乎。”2.
出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翩翩》:'恬不为意,盖亦有自来矣。'寓意
强调一种对外界干扰保持淡定的心态,体现出内心的坚定和自信。
列子
1.
面对同学的嘲笑,他恬不为意,继续专心做自己的事情。2.
她对别人的流言蜚语恬不为意,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节奏。3.
尽管比赛输了,他恬不为意,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4.
面对批评,他恬不为意,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前进。5.
即使有人质疑他的决定,他恬不为意,相信自己的判断。6.
惟孟明自恃才勇,以为成功可必,~。 ★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恬不为意的翻译
德语
unbeeindruckt
日语
動じない
法语
imperturbable
英语
unperturbed
恬不为意的字意分解
tián
1:(形声。从心,甜省声。本义:安静)。
2:同本义 (表示心境的安静,平静)。
3:安逸,舒适 。
4:。
5:泰然。
6:淡泊 。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yì
1:(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同本义。
3: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4:胸怀;内心。
5:情意;感情。
6:意气; 气势。
7:意图。
8:神情、态度。
9:意料;猜测。
10:怀疑。

恬不为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iǎn bù wèi yì)。abcd式组合,恬不为意意思是:形容对外界的批评或不满毫不在意,表现出一种淡定的态度。 强调一种对外界干扰保持淡定的心态,体现出内心的坚定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