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顿悟 huò rán dùn wù

abac式
拼音huò rán dùn wù
注音ㄏㄨㄛˊㄖㄢˊㄉㄨㄣˋㄨˋ
繁体豁然頓悟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豁然顿悟的解释
形容突然明白某一个道理或问题的真相,豁然开朗,顿悟。
出处

1.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贾豁然顿悟,曰:‘翁不知贾奉雉即某是也。’翁大骇,走报其家。”

2.

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常被用来比喻豁然顿悟的境界。
寓意
强调在困惑或迷茫中突然领悟到问题的本质,获得新的视角和理解。
列子

1.

听了老师的讲解,小明豁然顿悟,明白了数学题的解法。

2.

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豁然顿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3.

在朋友的指点下,她豁然顿悟,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误区。

4.

读完这本书,他豁然顿悟,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

5.

经过几天的冥想,他豁然顿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豁然顿悟的翻译
德语
plötzliche Erleuchtung
日语
豁然大悟
法语
illumination soudaine
英语
sudden enlightenment
豁然顿悟的字意分解
huō
1:空缺;露出缺口;缺损
2:裂开;割裂
3:舍弃,狠心付出某种代价
4:[方言] 跨
5:[方言] 指草和庄稼混长在一起,把土地糟蹋了
huó
1:饮酒时的一种博戏。两人同时喊数并伸出拳指,以所喊数目与双方伸出拳指之和数相符者为胜,败者罚饮
huò
1:(形声。从谷,害声。本义:前后相通的山谷) 同本义。
2:开阔;开通。
3:豁达;大度。
4:空;空虚。
5:消散。
6:使某人免罪或免除(处罚)。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1:——“冒顿”(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chán yú)。
dùn
1:(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同本义。
3: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4:倒下,跌倒。
5:舍弃;废弃。
6:劳累疲弊。
7: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8:立刻。
1:(形声,从心,吾声。本义:理解,明白)。
2:同本义。
3:觉醒;觉悟
4:启发;使觉悟。
5:相对。
6:抵触。

豁然顿悟,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uò rán dùn wù)。abac式组合,豁然顿悟意思是:形容突然明白某一个道理或问题的真相,豁然开朗,顿悟。 强调在困惑或迷茫中突然领悟到问题的本质,获得新的视角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