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闻蛙 jìn huì wén wā

abac式
拼音jìn huì wén wā
注音ㄐㄧㄣˋㄏㄨㄟˋㄨㄣˊㄨㄚ
繁体晉僡聞蛙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晋惠闻蛙的解释
形容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敏锐感知,常用来比喻对某些事情的敏感或对环境的细致观察。
出处

1.

语出《晋书·惠帝记》:晋惠帝昏庸愚昧,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

2.

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晋惠帝司马衷听到青蛙叫声后,感叹道:“何不食肉糜?”
寓意
提醒人们要对周围环境保持敏感,注意细节。
列子

1.

小明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常常晋惠闻蛙。

2.

在安静的夜晚,晋惠闻蛙的声音让李华感到特别宁静。

3.

王老师对学生们的细微变化晋惠闻蛙,总能及时给予帮助。

4.

张大爷在田间劳作时,晋惠闻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5.

在郊游时,小丽晋惠闻蛙,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

6.

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堪笑他问公私~。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晋惠闻蛙的翻译
德语
empfindlich für den Froschruf
日语
カエルの声に敏感
法语
sensible au son des grenouilles
英语
sensitive to the sound of frogs
晋惠闻蛙的字意分解
jìn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2:进。
3: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4:低,俯。
5:周代诸侯国名 。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被其大夫韩、赵、魏所分而亡。
6:朝代名。
7: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
8: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
9:五代时,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后晋(公元936—946年)。
10:水名 。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分北、中、南三渠,东流入汾河。
huì
1:(会意。从心,从叀(zhuān)。本义:仁爱)。
2:同本义。
3:柔顺;顺从。
4:聪慧。
5:恩惠。
6:恩爱;宠爱。
7:古兵器名。三棱矛。
8:惠赠;给予好处。
9:姓。
wén
1:(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同本义。
3:听说;知道。
4:传布,传扬。
5:闻名,出名。
6:嗅;嗅到。
7:询问;问候。
8:知识;见闻。
9: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10:声望;威望。
1:(形声。从虫,圭声。本义:田鸡类动物。青蛙) 同本义。
2:凹隐。扳着脸的样子。

晋惠闻蛙,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 huì wén wā)。abac式组合,晋惠闻蛙意思是:形容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敏锐感知,常用来比喻对某些事情的敏感或对环境的细致观察。 提醒人们要对周围环境保持敏感,注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