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笑肉不笑 pí xiào ròu bù xiào

abac式
拼音pí xiào ròu bù xiào
注音ㄆㄧˊㄒㄧㄠˋㄒㄧㄠˋㄖㄡˋㄅㄨˋㄒㄧㄠˋㄒㄧㄠˋ
繁体皮笑笑肉不笑笑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皮笑肉不笑的解释
形容人表面上在笑,实际上内心并不高兴,表现出虚伪或不真诚的笑容。
出处

1.

柳青《创业史》:“不得已见了面,皮笑肉不笑,说话慢慢吞吞,爱说不说。”

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凤姐儿忙陪笑让坐,说了几句闲话儿,便冷笑起来,道:‘只见得人前谦恭,心里可也不知怎么笑话我呢!’正是皮笑肉不笑的典型表现。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行一致,避免虚伪的表现,保持真诚。
列子

1.

他虽然在聚会上皮笑肉不笑,但其实心里很不高兴。

2.

面对前来道歉的同事,她皮笑肉不笑地接受了。

3.

尽管他皮笑肉不笑地答应了请求,但大家都看出他不情愿。

4.

在庆祝会上,他皮笑肉不笑地祝贺新人,显得非常虚伪。

5.

她皮笑肉不笑地听完批评意见,心中却充满了不满。

6.

他经常~的,让人讨厌。

皮笑肉不笑的翻译
德语
ein gezwungenes Lächeln
日语
皮肉笑わない
法语
un sourire forcé
英语
a forced smile
皮笑肉不笑的字意分解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同本义。
3:兽皮。
4:皮毛;皮革。
5: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xiào
1:(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同本义。
3:讥笑;嘲笑。
4:玩笑;逗乐。
5:比喻花朵开放。
ròu
1:(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3: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4: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5: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6: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7:外层;外表。
8:吃肉。
9:使长出肉。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皮笑肉不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í xiào ròu bù xiào)。abac式组合,皮笑肉不笑意思是:形容人表面上在笑,实际上内心并不高兴,表现出虚伪或不真诚的笑容。 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行一致,避免虚伪的表现,保持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