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含糊 háo bù hán hú

aabb式
拼音háo bù hán hú
注音ㄏㄠˊㄅㄨˋㄏㄢˊㄏㄨˊ
繁体毫不含糊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毫不含糊的解释
形容说话或做事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态度明确,毫不含糊。
出处

1.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2.

出自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你且说个毫不含糊的回话。”
寓意
强调做事和说话的果断与明确,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坚决的态度。
列子

1.

他毫不含糊地拒绝了这个不合理的要求。

2.

在紧急情况下,她毫不含糊地采取了行动。

3.

面对质疑,他毫不含糊地解释了自己的观点。

4.

在比赛中,他毫不含糊地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5.

面对朋友的请求,她毫不含糊地给予了帮助。

6.

他们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党的教导,没有忘记国家利益,面对死亡~。 ★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

毫不含糊的翻译
德语
eindeutig
日语
はっきり
法语
sans ambiguïté
英语
straightforward
毫不含糊的字意分解
háo
1:(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2:同本义。
3:毛笔的头部;毛笔。
4: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
5:单位名。
6: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
7:重量单位,等于千分之一钱或0.005克。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án
1:(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2:同本义。
3:容纳;包含。
4: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hàn
1: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1:(形声。从米,胡声。本义:同“餬”。稠粥) 同本义。
2:用粥填塞。比喻勉强维持生活。
1: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
1:像粥一样的食物
2:欺骗,蒙混,敷衍

毫不含糊,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áo bù hán hú)。aabb式组合,毫不含糊意思是:形容说话或做事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态度明确,毫不含糊。 强调做事和说话的果断与明确,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坚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