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心之论的解释
指直指人心、揭露对方内心阴暗面的言论,通常带有批评或攻击性。
出处
1.
《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2.
出自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五十九回:“这婆娘口里虽是这等说,心中却又别有主意。正是诛心之论,令人难测。”寓意
提醒人们在言语中要注意分寸,避免伤害他人感情。
列子
1.
他听到朋友的诛心之论后,感到非常不舒服。2.
在讨论会上,他的发言被认为是诛心之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3.
她总是喜欢用诛心之论来揭露别人的缺点,这让很多人感到不满。4.
在家庭聚会上,弟弟的诛心之论让大家都陷入了尴尬的沉默。5.
他的诛心之论虽然尖锐,但也让大家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6.
你那里晓得,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如何不切!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诛心之论的翻译
德语
schneidende Bemerkungen
日语
心を抉る論
法语
remarques acerbes
英语
cutting remarks
诛心之论的字意分解
zhū
1:(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2:同本义。
3:杀戮。夺去生命。
4:又。
5:治罪,惩罚。
6:又。
7:又。
8:要求;索取。
9:讨伐。
10:铲除。
11:记述。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lún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lùn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7:判罪;判决。
8:考虑;顾及。
9:较量。
10:控告,举报。
11:凭借。
12:说;陈述。
13:又。
14:研究。
15: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16:选择。
17:治理。
18:主张;学说。
19:议论文。
20:伦理。
21:姓。

诛心之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ū xīn zhī lùn)。abcd式组合,诛心之论意思是:指直指人心、揭露对方内心阴暗面的言论,通常带有批评或攻击性。 提醒人们在言语中要注意分寸,避免伤害他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