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不自胜的解释
形容悲伤得无法控制自己,极度悲痛。
出处
1.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百万不自胜。”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燕歌》远别,悲不自胜。”2.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原文为'悲不自胜,泣数行下'。寓意
表达极度悲伤的情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懂得感恩。
列子
1.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她悲不自胜,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2.
在电影的结尾,主角的离去让观众们悲不自胜。3.
当他得知自己最爱的宠物狗去世时,悲不自胜地抱头痛哭。4.
在毕业典礼上,想到即将分别的同学们,大家都悲不自胜。5.
听到那个悲惨的故事,老人悲不自胜,泪水模糊了双眼。6.
是年冬初,丽人无故,忽潸然泪下,~,怪而问之,初则隐忍弗言,继则举声大恸。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悲不自胜的翻译
德语
von Trauer überwältigt
日语
悲しみに堪えない
法语
submergé par le chagrin
英语
overwhelmed with grief
悲不自胜的字意分解
bēi
1:(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同本义。
3:悲哀。
4:悲壮;悲凉。
5:悲愤。
6:眷念;怅望。
7:哀怜;怜悯。
8:感叹,慨叹。
9:可悲。
10:悲叹。
11: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
12:苦。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ì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shèng
1:(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同本义。
3:战胜,打败。
4:胜过;超过。
5: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克制;制服。
7:上升。
8:特指名胜古迹。
9:容积单位。
10:古代妇女首饰。
11:胜利。
12:非常美好;美妙。
13:尽;完。
14:姓。

悲不自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ēi bù zì shèng)。abac式组合,悲不自胜意思是:形容悲伤得无法控制自己,极度悲痛。 表达极度悲伤的情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