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挑外撅 lǐ tiāo wài juē

abac式
拼音lǐ tiāo wài juē
注音ㄌㄧˇㄊㄧㄠˇㄨㄞˋㄐㄩㄝ
繁体裏挑外撅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里挑外撅的解释
形容人或物外表看起来很不协调,里外不一致,常用来描述人的行为或外貌的怪异。
出处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五十四回:“这人里挑外撅,怪模怪样,令人生厌。”
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外在形象和行为的协调性,避免给人留下怪异的印象。
列子

1.

他穿着一件花里胡哨的衣服,里挑外撅,显得非常不协调。

2.

小孩把衣服穿反了,里挑外撅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3.

她把头发染成了五颜六色,里挑外撅,看起来很怪异。

4.

这个雕塑的设计里挑外撅,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5.

他走路的姿势里挑外撅,看起来很滑稽。

6.

这种~的人绝不可共事。

里挑外撅的翻译
德语
ungeschickt und unkoordiniert
日语
ぎこちなく不揃い
法语
maladroit et désordonné
英语
awkward and uncoordinated
里挑外撅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tiāo
1:(本义的挑读tiǎo,挖取)。
2:用肩膀担。
3:引申为承担;担当 。
4:挑选。
5:挑剔。
6:窃取。
7:挖取。
8:抬举。
9:用于成挑儿的东西。
10:修长貌。多指身材。
11:轻佻。
tiǎo
1:(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2:同本义。
3:挖取 。
4:用竿子把东西举起或支起 。
5:用指尖、棍尖等刺或戳 。
6:显露。
7:弹奏琵琶的一种指法,反手回拨。
8:汉字的笔画之一,由左斜上。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juē
1:用手把东西拨在一起。
2:拔起。

里挑外撅,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ǐ tiāo wài juē)。abac式组合,里挑外撅意思是:形容人或物外表看起来很不协调,里外不一致,常用来描述人的行为或外貌的怪异。 提醒人们注意外在形象和行为的协调性,避免给人留下怪异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