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切齿 yǎo yá qiè chǐ

abac式
拼音yǎo yá qiè chǐ
注音ㄧㄠˇㄧㄚˊㄑㄧㄝˋㄔˇ
繁体齩牙切齒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咬牙切齿的解释
形容极度愤怒或痛恨,咬紧牙齿,磨动牙齿的样子。
出处

1.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公咬牙切齿,恨不得一口将曹操吞了。'
寓意
表达强烈的愤怒或痛恨之情,提醒人们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被负面情绪控制。
列子

1.

听到对方的无理要求,他咬牙切齿地忍着怒火。

2.

她咬牙切齿地发誓要报仇雪恨。

3.

他咬牙切齿地看着对手,却无能为力。

4.

每次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她都咬牙切齿。

5.

面对不公的待遇,他咬牙切齿地坚持了下来。

6.

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尽要来杀张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

咬牙切齿的翻译
德语
die Zähne zusammenbeißen
日语
歯ぎしりする
法语
grincer des dents
英语
gnash one's teeth
咬牙切齿的字意分解
yǎo
1:(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2:同本义。
1:(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3:形状像齿的东西。
4:特指象牙。
5:萌芽。
6:孩童。
7:姓。
qiē
1:台阶。
2:(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qiè
1:摩擦;接触。
2:一定要。
3:靠近;贴近。
4:急切;急迫。
5:深;深切。
6:恳切;率直。
7:严厉。
8:激烈。
chǐ
1:(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2:同本义。
3:排列如齿状的物品。
4:指年龄。
5:并列,次列。
6:录用,收纳。
7:挡,触。

咬牙切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ǎo yá qiè chǐ)。abac式组合,咬牙切齿意思是:形容极度愤怒或痛恨,咬紧牙齿,磨动牙齿的样子。 表达强烈的愤怒或痛恨之情,提醒人们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被负面情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