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辞巧说的解释
形容说话圆滑巧妙,善于应对,常含有不诚实或不负责任的意味。
出处
1.
《汉书·艺文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2.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描述淳于髡的巧言善辩。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过于圆滑和巧妙的言辞,提倡诚实和坦率。
列子
1.
他在会议上便辞巧说,成功地避开了所有尖锐的问题。2.
面对顾客的投诉,客服人员便辞巧说,试图平息不满。3.
他总是便辞巧说,从不直接回答问题,让人感到不信任。4.
在谈判桌上,他便辞巧说,赢得了更多的利益。5.
她在朋友面前便辞巧说,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便辞巧说的翻译
德语
geschickt reden
日语
巧みに話す
法语
parler avec habileté
英语
smooth talk
便辞巧说的字意分解
cí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3:口供。
4:言辞;文辞。
5:又。
6:特指政令之词。
7:借口,口实。
8: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9:说讲。
10:辞别;告别。
11:推却不受。
12:审讯。
13:遣去。
qiǎo
1:(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2:同本义。
3:巧妙;精妙。
4:美好;美丽。
5:虚浮不实,伪诈。
6:技巧。
shuō
1:(形声。从言,兑(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2:同本义。
3:谈说,讲说。
4:告知;告诉。
5:评议;谈论。
6:劝告;责备。
7:学说;观点;言论。
8: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9:指说书。
10: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shuì
1:说服;劝说。
tuō
1:解脱。
yuè
1:古语的读法。

便辞巧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iàn cí qiǎo shuō)。abac式组合,便辞巧说意思是:形容说话圆滑巧妙,善于应对,常含有不诚实或不负责任的意味。 提醒人们要警惕过于圆滑和巧妙的言辞,提倡诚实和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