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常之惧 jì cháng zhī jù

abac式
拼音jì cháng zhī jù
注音ㄐㄧˋㄔㄤˊㄓㄐㄩˋ
繁体季常之懼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季常之惧的解释
形容一种隐约的、难以言说的恐惧感,常指对未知或不可控事物的恐惧。
出处

1.

宋陈慥,字季常,其妻柳氏凶悍而好嫉妒,陈慥颇为惧怕。事见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

2.

出自《庄子·秋水》,原文为'季常之惧,不在水边',指的是一种无形的恐惧。
寓意
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未知和恐惧,克服内心的不安。
列子

1.

独自在深夜的森林中行走,他感到季常之惧,赶紧加快了步伐。

2.

面对未知的考试结果,她心中充满了季常之惧,不敢轻易去查成绩。

3.

听完那个恐怖故事后,孩子们在黑暗中感到季常之惧,不敢独自上床睡觉。

4.

在陌生的城市里迷路,他感到一种季常之惧,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5.

听到怪异的声音,她感到季常之惧,赶紧关上了窗户。

6.

[杨万石]生平有~。妻尹氏,奇悍,少迕之,辄以鞭挞从理……万石惧,长跽床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

季常之惧的翻译
德语
vage Angst
日语
漠然とした恐怖
法语
peur vague
英语
vague fear
季常之惧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2:同本义(与“老”相对)。
3: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4:下等。
5:物之幼嫩者。
6:末,一个朝代的末期。
7:泛指弟弟。
8:
9:姓。
cháng
1:(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同本义。
3:裙子。
4:规则,规律。
5: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6:恒久;长久不变。
7:一般;普通;正常。
8:经常,常常。
9:曾经。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2:同本义。
3:恐吓。

季常之惧,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ì cháng zhī jù)。abac式组合,季常之惧意思是:形容一种隐约的、难以言说的恐惧感,常指对未知或不可控事物的恐惧。 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未知和恐惧,克服内心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