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不安的解释
形容内心极度不安,惶恐无措的状态。
出处
1.
《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2.
出自《诗经·小雅·小弁》中的“惶惶如丧家之犬”,后演变为“惶惶不安”。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或突发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列子
1.
听到噩耗后,他惶惶不安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2.
考试前夕,她惶惶不安地复习功课,生怕考不好。3.
丢失了重要文件,他惶惶不安地四处寻找。4.
听到怪声,她惶惶不安地不敢独自回家。5.
比赛前,他惶惶不安地担心自己的表现。6.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惶惶不安的翻译
德语
in Panik
日语
おろおろしている
法语
dans un état de panique
英语
in a state of panic
惶惶不安的字意分解
huáng
1:(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huáng
1:(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ān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同本义。
3:安逸,安乐。
4:安宁。
5:缓慢。
6:使安定。
7:安抚,安顿抚慰。
8:安排;安置。
9:安心。习惯、满足于。
10:安装。
11: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12:“安培”的简称。
13:谁;何;什么。
14:哪里,何处。
15:姓。

惶惶不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uáng huáng bù ān)。aabb式组合,惶惶不安意思是:形容内心极度不安,惶恐无措的状态。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或突发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