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人同辞 yì rén tóng cí

abcd式
拼音yì rén tóng cí
注音ㄧˋㄖㄣˊㄊㄨㄥˊㄘˊ
繁体異人同辭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异人同辞的解释
形容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表达一种巧合或一致性的现象。
出处

1.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五:“弟子昔闻得道真人传说,所言往往称叹,教其宝练,乃异人同辞,岂可令清真之音,坠而不书乎?”

2.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异言而同辞,异人而同心。'
寓意
强调人们在某些问题上的共识和一致性,体现出一种共通的感受或看法。
列子

1.

在讨论会上,大家对新方案的评价异人同辞,都认为非常可行。

2.

两个素不相识的游客在景点前异人同辞地赞叹这里的美丽。

3.

聚会上,大家异人同辞地称赞今天的美食非常好吃。

4.

同学们在课堂上对老师的问题异人同辞地回答正确答案。

5.

在电影院里,观众们异人同辞地表示这部电影非常感人。

异人同辞的翻译
德语
verschiedene Menschen sagen dasselbe
日语
異なる人が同じことを言う
法语
des personnes différentes disant la même chose
英语
different people saying the same thing
异人同辞的字意分解
1:(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同本义。
3:不同。
4:其他,别的。
5:护翼。
6:区别;分开。
7:觉得奇怪;诧异。
8:恭敬。
9:辅助。
10: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11:指特殊本领、才能。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3:口供。
4:言辞;文辞。
5:又。
6:特指政令之词。
7:借口,口实。
8: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9:说讲。
10:辞别;告别。
11:推却不受。
12:审讯。
13:遣去。

异人同辞,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rén tóng cí)。abcd式组合,异人同辞意思是:形容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表达一种巧合或一致性的现象。 强调人们在某些问题上的共识和一致性,体现出一种共通的感受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