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的解释
意思是做事超过适当的限度,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喻过分或不足都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出处
1.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2.
出自《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把握好分寸,避免过度或不足,追求适度和平衡。
列子
1.
他在学习上太过用功,导致身体健康受损,真是过犹不及。2.
她在装饰房间时过于追求完美,结果花费了太多时间和金钱,过犹不及。3.
他为了减肥每天只吃一顿饭,结果身体虚弱,过犹不及。4.
为了赶进度,他连续加班,结果工作质量下降,真是过犹不及。5.
她在烹饪时放了太多调料,结果菜的味道反而不好,过犹不及。6.
据老夫看来:这是“~”。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过犹不及的翻译
德语
Übertreibung ist genauso schlecht wie Unterlassung
日语
過ぎたるは及ばざるが如し
法语
trop est aussi mauvais que pas assez
英语
going too far is as bad as not going far enough
过犹不及的字意分解
guò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同本义。
3:超出,胜过。
4:过去(过后)。
5:给予;递给。
6:渡过。
7:转移;过渡。
8:度过;过活。
9: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10:交往,相处。
11:错,犯错误。
12:怪罪,责难。
13:继入、赘入或嫁人。
14:传递。
15: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16:灾殃。
17:过分;过于;太甚。
guō
1: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姓,过国之后。
yóu
1:(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2: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3:犬子。
4:如同。好比。
5:踌躇疑惧。
6:谋画。
7:还;仍然 。多用于书面语。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í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同本义。
3:至,达到。
4:待,等到。
5:遭受。
6:比得上,能与…相比。
7:连累;关联。
8:供应。
9:趁。
10:和,与。
1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12:——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1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14:姓。

过犹不及,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uò yóu bù jí)。abac式组合,过犹不及意思是:意思是做事超过适当的限度,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喻过分或不足都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把握好分寸,避免过度或不足,追求适度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