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不吃窝边草 tù zi bù chī wō biān cǎo

abcd式
拼音tù zi bù chī wō biān cǎo
注音ㄊㄨˋㄗˋㄅㄨˋㄔㄨㄛㄅㄧㄢㄘㄠˇ
繁体兎子不喫窩邊苃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解释
兔子不吃窝边的草,比喻人不应该在自己的家乡或身边的地方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强调一种道德和行为上的克制。
出处

1.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你放心,‘兔子不吃窝边草’,要有这个心思,我也不会第一个就来告诉你。”

2.

出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俗语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寓意
强调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要有道德和行为上的克制,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列子

1.

小李在家乡开公司时,总是遵循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不做损害乡亲利益的事。

2.

张大爷虽然很穷,但他坚持兔子不吃窝边草,从不偷邻居家的东西。

3.

在村里,大家都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所以互相帮助,关系和睦。

4.

小王在外地打工时,常常想起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教诲,不在家乡惹是生非。

5.

尽管生意不好做,老刘还是坚持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不在家乡做不道德的事。

6.

~,这点你都不明白。

兔子不吃窝边草的翻译
德语
Ein Kaninchen frisst das Gras nicht in der Nähe seines Baues.
日语
兎は巣穴の近くの草を食べない。
法语
Un lapin ne mange pas l'herbe près de son terrier.
英语
A rabbit does not eat the grass near its burrow.
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字意分解
1:(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2:同本义。
3:古代车制 。舆下方木,伏于毂上轴内两旁,用以承舆者。名优兔,省称为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chī
1:(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2:(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3:吃东西。与“喝”形成对照。
4:被;让;由于。

兔子不吃窝边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ù zi bù chī wō biān cǎo)。abcd式组合,兔子不吃窝边草意思是:兔子不吃窝边的草,比喻人不应该在自己的家乡或身边的地方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强调一种道德和行为上的克制。 强调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要有道德和行为上的克制,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