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的解释
意思是广泛地吸收各种长处和优点,融合众家之长。
出处
1.
汉·刘向《说苑·君道》:“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蹲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母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2.
出自《后汉书·郭泰传》,原句为'博采众善,以为己有'。寓意
强调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优点,不断提升自己。
列子
1.
他在学习中博采众长,不仅成绩优异,还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2.
这个设计师博采众长,将不同风格的元素巧妙融合,创作出独特的作品。3.
公司在产品研发中博采众长,吸取各方意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4.
她在写作时博采众长,参考了多部经典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5.
为了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经理鼓励大家博采众长,互相学习。6.
他对学生、画友,从不以我画线,而是主张~,自立门户。 ★黄胄《怀念望云老师》博采众长的翻译
德语
von allen das Beste lernen
日语
衆長を博採する
法语
puiser dans les forces de chacun
英语
learn from the strong points of all
博采众长的字意分解
bó
1:(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2:同本义。与“小”相对。
3:宽广;广搏。
4:众多;丰富。
5:广泛;普遍。
6:渊博,知道得多。
7:赌,博弈。
8:取得。
9:换取。
10:争斗,博斗。
cǎi
1:(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2:同本义。
3:引申为采集;搜集。
4:挑选;采纳。
5:多色的丝织品。后来写作“綵”。
6:引申为彩色。后写作“彩”。
7:文章的词藻。
cài
1: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zhòng
1:(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同本义。
3:又。
4:又。
5:指诸事,万事。
6:指百官;群臣。
7: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
8: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
9: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
10:众多,与“寡”、“少”相对。
11:又。
12:又。
13:广泛;普遍。
14:姓。
chá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同本义。与“短”相对。
3:时间久。
4:遥远。
5:高;高大。
6:长度。
7:长处。
8:长久;永远。
9:长长地。
10:经常。
11:直直地。
12:顺利迅速地。
13:姓。
zhǎng
1:老,年高。
2:年长,年龄较大。
3: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4:排行第一。
5:辈分大;居高位者。
6:生长;成长。
7:抚育;使…成长。
8:滋长,助长,增长。
9:崇尚。
10:做长官;为首领。
11: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12:年纪较大的人。
13:姓。

博采众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ó cǎi zhòng cháng)。abcd式组合,博采众长意思是:意思是广泛地吸收各种长处和优点,融合众家之长。 强调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优点,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