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不旋跬 wáng bù xuán kuǐ

abcd式
拼音wáng bù xuán kuǐ
注音ㄨㄤˊㄅㄨˋㄒㄩㄢˊㄎㄨㄟˇ
繁体亡不鏇跬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亡不旋跬的解释
形容勇往直前,不顾一切地前进,即使遇到危险也不回头。
出处

1.

《新唐书·萧瑀传》:“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

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侯使瑕吕饴甥求救于楚,楚子使赖偃对曰:'吾不能旋师以害邻国。'晋侯曰:'亡不旋跬,吾将安归?'
寓意
强调勇敢无畏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往直前。
列子

1.

他在危险的山路上亡不旋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2.

面对困难,他总是亡不旋跬,勇敢地向前冲。

3.

为了救出被困的同伴,他亡不旋跬地冲进了火海。

4.

她在比赛中亡不旋跬,最终赢得了冠军。

5.

为了实现梦想,他亡不旋跬地努力工作。

亡不旋跬的翻译
德语
ohne umzusehen vorwärts gehen
日语
後ろを振り返らずに進む
法语
avancer sans se retourner
英语
go forward without turning back
亡不旋跬的字意分解
wáng
1:(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同本义。
3:死。
4:丢失;丧失。
5:灭亡。
6:外出;出门。
7:沉迷于宴饮。
8:
9:过去。
1:古同“无”。
2:没有。
3: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uán
1:同本义。
2:返回或归来。
3:绕行。
4:小便。
5:圆。
6:圈儿。
7:东汉时地名,即“旋门关” 。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西汜水镇西南。
8:立即,随即。
9:同时进行。
10:逐渐。
11:随意,漫然。
12:姓。
xuàn
1:转轴。
2:温酒器。通称“旋子”。
3:茶炊。
4:铜锡盘。
5:回旋着切削。
6:用旋温酒。
7:屡次,常常。
kuǐ
1:(形声。从足, 圭声。本义: 古代的半步) 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亡不旋跬,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áng bù xuán kuǐ)。abcd式组合,亡不旋跬意思是:形容勇往直前,不顾一切地前进,即使遇到危险也不回头。 强调勇敢无畏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