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之下 niú kǒu zhī xià

abac式
拼音niú kǒu zhī xià
注音ㄋㄧㄡˊㄎㄡˇㄓㄒㄧㄚˋ
繁体牛口之下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牛口之下的解释
比喻在强大的压力或威慑之下,不敢轻举妄动。
出处

1.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贵脚踏践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2.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谓齐王曰:燕国地薄人众,牛口之下,安得长有?'
寓意
提醒人们在强权或压迫下要保持谨慎和自律。
列子

1.

在老板的严厉批评下,员工们牛口之下,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

2.

面对家长的严厉管教,孩子们牛口之下,只能乖乖听话。

3.

在考试期间,学生们牛口之下,不敢有丝毫懈怠。

4.

在比赛中,运动员们牛口之下,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5.

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学生们牛口之下,认真完成作业。

6.

张顺见了宋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

牛口之下的翻译
德语
unter dem Joch
日语
牛の口の下
法语
sous le joug
英语
under the yoke
牛口之下的字意分解
ni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牛口之下,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niú kǒu zhī xià)。abac式组合,牛口之下意思是:比喻在强大的压力或威慑之下,不敢轻举妄动。 提醒人们在强权或压迫下要保持谨慎和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