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恃无恐的解释
指有恃无恐,意思是有所依恃而不感到害怕。
出处
1.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有恃无恐,料他不敢轻易来攻。'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有依仗而轻视他人或事情,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列子
1.
他因为有父亲的庇护,所以在公司里有恃无恐。2.
小明因为成绩好而在考试前有恃无恐。3.
因为有保险,他开车时有恃无恐。4.
她因为有朋友的支持,在比赛中表现得有恃无恐。5.
因为有丰富的经验,他面对新项目时有恃无恐。6.
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 ★闻一多《演讲录·民盟的性质与作风》有恃无恐的翻译
德语
sich sicher fühlen mit Unterstützung
日语
後ろ盾があるので安心
法语
se sentir en sécurité avec un soutien
英语
feel secure with a backing
有恃无恐的字意分解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shì
1:(形声。从心,寺声。本义:依赖,依靠)。
2:同本义。
3:持;矜持。
4:母亲的代称,母死称失恃。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kǒng
1:(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2:同本义。
3:又。
4:恐吓,使之害怕。
5:恐怕。
6: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

有恃无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ǒu shì wú kǒng)。abac式组合,有恃无恐意思是:指有恃无恐,意思是有所依恃而不感到害怕。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有依仗而轻视他人或事情,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