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不问 bù wén bù wèn

abac式
拼音bù wén bù wèn
注音ㄅㄨˋㄅㄨˋㄨㄣˊㄅㄨˋㄅㄨˋㄨㄣˋ
繁体不不聞不不問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不闻不问的解释
形容对某事不关心、不理睬、不打听、不询问。
出处

1.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六回:“也不想想朝廷家平空的丢了一个太守,也就不闻不问,焉有是理。”

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后人引申为不闻不问。
寓意
提醒人们要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去,避免冷漠和疏离。
列子

1.

他对于班级活动总是表现得不闻不问,让大家感到很失望。

2.

她对家里的琐事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的工作。

3.

面对邻居的求助,他总是表现得不闻不问,显得非常冷漠。

4.

孩子们玩耍时,他总是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不闻不问。

5.

对于朋友的烦恼,她总是表现得不闻不问,让人觉得她不够关心。

6.

大约这里的环境,本非有利于病,而不能完全~,也是使病缠绵之道。 ★《鲁迅书信集·致沈雁冰》

不闻不问的翻译
德语
taub und blind gegenüber etwas sein
日语
聞かず問わず
法语
faire la sourde oreille et fermer les yeux
英语
turn a deaf ear and a blind eye
不闻不问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én
1:(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同本义。
3:听说;知道。
4:传布,传扬。
5:闻名,出名。
6:嗅;嗅到。
7:询问;问候。
8:知识;见闻。
9: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10:声望;威望。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èn
1:(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2:同本义。
3:访问。
4:责问。
5:问候;慰问。
6:过问。
7:审案,审讯。
8:追究。
9:寻访。
10:告诉。
11: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相互访问的礼节。
12:指书信。
13:权威性的命令,常由上级向下级发布。
14:声誉。

不闻不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wén bù wèn)。abac式组合,不闻不问意思是:形容对某事不关心、不理睬、不打听、不询问。 提醒人们要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去,避免冷漠和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