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篪相和的解释
形容音乐和谐,声音美妙,常用来比喻不同事物配合得非常好。
出处
1.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2.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寓意
强调不同个体或事物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体现出美好的共鸣效果。
列子
1.
乐队的演奏中,埙篪相和,令人陶醉。2.
在合唱比赛中,两个声部埙篪相和,赢得了满堂喝彩。3.
小区的邻里关系非常好,大家埙篪相和,生活得十分和睦。4.
这次合作项目中,双方埙篪相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5.
在家庭聚会上,孩子们埙篪相和地玩耍,大人们也感到非常开心。埙篪相和的翻译
德语
im Einklang
日语
調和する
法语
en harmonie
英语
in harmony
埙篪相和的字意分解
xūn
1:(形声。从土,熏声。本义: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又叫“陶埙”) 同本义 。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
chí
1:(形声。从竹,虒(sī)声。本义:古时候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
2:泛指吹管乐器。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hé
1:和谐;协调。
2:和睦;融洽。
3:暖和;和煦;晴和。
4:指身体健康舒适。
5:搀和,混和。
6: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hè
1:应和;跟着唱。
hú
1: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huó
1:
huò
1: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2: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huo
1:——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埙篪相和,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ūn chí xiāng hé)。abac式组合,埙篪相和意思是:形容音乐和谐,声音美妙,常用来比喻不同事物配合得非常好。 强调不同个体或事物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体现出美好的共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