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嗔作喜 huí chēn zuò xǐ

abac式
拼音huí chēn zuò xǐ
注音ㄏㄨㄟˊㄔㄣㄗㄨㄛˋㄒㄧˇ
繁体迴嗔作喜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回嗔作喜的解释
原指把愤怒转化为喜悦,现多用来形容人能迅速调整情绪,从不满或愤怒转为愉快的心态。
出处

1.

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这两个孩儿,要在他手里过日子,只得回嗔作喜。”

2.

出自《增广贤文》,原句为“回嗔作喜,胜造七级浮图”。
寓意
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迅速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
列子

1.

小明因为考试失利一度很沮丧,但很快回嗔作喜,继续努力学习。

2.

妈妈批评了小红后,小红很快回嗔作喜,理解了妈妈的好意。

3.

同事之间因为意见不合起了争执,但他们很快回嗔作喜,和好如初。

4.

小丽因为朋友迟到而生气,但看到朋友的歉意后,她回嗔作喜,原谅了朋友。

5.

比赛输了,小刚一度很失落,但看到队友的鼓励,他回嗔作喜,继续坚持训练。

6.

邓九公听太鸾之言,~。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

回嗔作喜的翻译
德语
Zorn in Freude verwandeln
日语
怒りを喜びに変える
法语
transformer la colère en joie
英语
turn anger into joy
回嗔作喜的字意分解
huí
1:(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同本义。
3:环绕; 包围。
4:掉转。
5:还,返回。
6:改变。
7:违背。
8:问。
9:姓。
chēn
1:(形声。从口,真声。本义:发怒;生气)。
2:同本义。也作“謓”。
tián
1:(形声。从口,真声。本义:盛大。同“阗”) 同“阗”。盛大。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1:(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2: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3:容易。
4:喜爱;爱好。
5:妇女怀孕。
6:喜事。
7:痘疹 。旧俗孩子出痘时,常因惧得天花而讳言之,又以痘既发出便可平安,故用“喜”字代指,以求吉利。
8:姓。

回嗔作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í chēn zuò xǐ)。abac式组合,回嗔作喜意思是:原指把愤怒转化为喜悦,现多用来形容人能迅速调整情绪,从不满或愤怒转为愉快的心态。 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迅速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