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不可遏 nù bù kě è

abcd式
拼音nù bù kě è
注音ㄋㄩˋㄅㄨˋㄎㄜˋㄜˇ
繁体怒不可遏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怒不可遏的解释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无法抑制。
出处

1.

《国语·周语下》:“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辑下,斩之。”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瞋目而叱之,怒不可遏。'
寓意
提醒人们要控制情绪,避免因愤怒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列子

1.

当他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剽窃时,怒不可遏。

2.

看到小孩欺负小动物,她怒不可遏地制止了他们。

3.

被骗了所有的积蓄,他怒不可遏地报了警。

4.

在比赛中被对方故意犯规,他怒不可遏地抗议。

5.

看到朋友被无理对待,他怒不可遏地站出来维护正义。

6.

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怒不可遏的翻译
德语
wütend sein
日语
怒り狂う
法语
être furieux
英语
be furious
怒不可遏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同本义。
3:又。
4:谴责。
5:奋起;奋发。
6:激怒。
7:超过。
8: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9:》序。
10:妻子儿女。
11:彗星尾。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è
1:(形声。从辵(chuò),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
2:阻止。
3:断绝。
4:伤害。
5:遮拦;遮蔽。
6:堰。

怒不可遏,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nù bù kě è)。abcd式组合,怒不可遏意思是: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无法抑制。 提醒人们要控制情绪,避免因愤怒做出不理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