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无行 wén rén wú xíng

abcd式
拼音wén rén wú xíng
注音ㄨㄣˊㄖㄣˊㄇㄛˊㄏㄤˊ
繁体文人無行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文人无行的解释
文人无行指的是一些文人虽然有才华,但品行不端,缺乏道德修养。
出处

1.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文人无行,信乎?”

2.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文人无行,武夫无义。'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重品德修养,不能仅凭才华而忽视道德。
列子

1.

他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但生活中却是个文人无行的人。

2.

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文人无行之徒,所以对他敬而远之。

3.

文人无行的行为让他的名声大受影响。

4.

尽管他才华横溢,但文人无行的恶名却无法洗刷。

5.

她对文人无行的现象深恶痛绝,总是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6.

我们必须把‘~’这句丑话刷洗干净,连一点痕迹也不留。 ★老舍《反对文人无行》

文人无行的翻译
德语
Schriftsteller ohne Anstand
日语
文人無行
法语
littérateurs sans moralité
英语
literati without integrity
文人无行的字意分解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文人无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én rén wú xíng)。abcd式组合,文人无行意思是:文人无行指的是一些文人虽然有才华,但品行不端,缺乏道德修养。 提醒人们要注重品德修养,不能仅凭才华而忽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