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 dào mào àn rán

abcd式
拼音dào mào àn rán
注音ㄉㄠˋㄇㄠˋㄢˋㄖㄢˊ
繁体道皃岸然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道貌岸然的解释
形容人外表道貌岸然,装得正经庄重,实际上却虚伪做作。
出处

1.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2.

出自《庄子·盗跖》:'盗跖曰:是其言者,吾盗之师邪?'后人用'道貌岸然'来讽刺那些表里不一的人。
寓意
警示人们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外表所蒙蔽。
列子

1.

他虽然道貌岸然,但在私下却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

2.

这位老师平时道貌岸然,但学生们都知道他其实很严厉。

3.

在聚会上,他道貌岸然地发表演讲,赢得了不少人的掌声。

4.

她总是道貌岸然地批评别人,却从不反省自己。

5.

他道貌岸然地出现在公众场合,实际上却在背后搞小动作。

6.

因看见端甫~,不敢造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道貌岸然的翻译
德语
heuchlerisch
日语
偽善者
法语
hypocrite
英语
sanctimonious
道貌岸然的字意分解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mào
1:(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2: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3:外表的形象,外观。
4:神态,面部神情。
5:细微的丝。
6:表面上。
àn
1:(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2:同本义。
3: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4:比喻高位。
5:台阶。
6:高傲。
7:高。
8:头饰高戴,前额外露。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道貌岸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mào àn rán)。abcd式组合,道貌岸然意思是:形容人外表道貌岸然,装得正经庄重,实际上却虚伪做作。 警示人们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外表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