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仆鼓 yǎn qí pú gǔ

abac式
拼音yǎn qí pú gǔ
注音ㄧㄢˇㄑㄧˊㄆㄨˊㄍㄨˇ
繁体偃旗僕皷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偃旗仆鼓的解释
形容士气低落,斗志丧失的样子,常用于比喻失败或溃败的局面。
出处

1.

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2.

《左传·成公二年》:'偃旗,息鼓,偃兵,息马。' 后演变为成语。
寓意
提醒人们在失败或挫折面前不要轻易放弃,要保持斗志。
列子

1.

比赛输得太惨,队伍偃旗仆鼓地离开了赛场。

2.

听到坏消息后,全家人都偃旗仆鼓,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3.

项目失败后,团队偃旗仆鼓,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热情。

4.

公司业绩连续下滑,员工们偃旗仆鼓,士气低迷。

5.

看到对手的强大攻势,敌方偃旗仆鼓,阵脚大乱。

偃旗仆鼓的翻译
德语
niedergeschlagen
日语
士気低下
法语
découragé
英语
in low spirits
偃旗仆鼓的字意分解
yǎn
1:(形声。从人,匽(yàn)声。本义:仰卧;仰)。
2:同本义。
3:停止;停息。
4:倒下;倒伏。
5:厕所。
6:古地名 。在今山东省费县南。
7:姓。
1:同本义。
2:泛指各种旗帜。
3: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4: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5:号令。
1:向前跌倒。
2:下坠;倾倒。
1:(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2:同本义。
3:又。
4:驾车的人。
5:驾车。
6: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2:同本义。
3:鼓面。
4:指鼓声。
5:钟磬被敲击之处。
6: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7: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8:击鼓进攻。
9:泛指敲击, 弹奏。
10:挥动。
11:拍打;振动。

偃旗仆鼓,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ǎn qí pú gǔ)。abac式组合,偃旗仆鼓意思是:形容士气低落,斗志丧失的样子,常用于比喻失败或溃败的局面。 提醒人们在失败或挫折面前不要轻易放弃,要保持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