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不成军 kuì bù chéng jūn

abcd式
拼音kuì bù chéng jūn
注音ㄎㄨㄟˋㄅㄨˋㄔㄥˊㄐㄩㄣ
繁体潰不成軍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溃不成军的解释
形容军队或队伍溃败得不成样子,毫无战斗力和组织性。
出处

1.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2.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子服惠伯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后世引申为溃败得一塌糊涂。
寓意
提醒人们要重视组织性和纪律性,否则容易导致失败。
列子

1.

比赛中,由于战术失误,球队溃不成军,最终输掉了比赛。

2.

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导致项目进展溃不成军,无法按时完成。

3.

在模拟考试中,同学们准备不足,考得溃不成军。

4.

团队内部意见不统一,导致计划执行溃不成军。

5.

由于天气恶劣,登山队在半路上溃不成军,不得不放弃登顶。

6.

那些洋鬼子被义和团打得~。

溃不成军的翻译
德语
in Auflösung geschlagen
日语
壊滅的敗北
法语
défait et désorganisé
英语
routed and in disarray
溃不成军的字意分解
kuì
1:(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2:同本义。
3:引申为冲破。
4:战败;大败。
5:毁坏。
6:腐烂。
7:达到。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jūn
1:(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同本义。
3:注:“犹屯兵粮储也。”。
4:攻杀。
5:指挥作战。
6:从军。
7:军队。
8: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9:士兵。
10: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11: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阵地。

溃不成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uì bù chéng jūn)。abcd式组合,溃不成军意思是:形容军队或队伍溃败得不成样子,毫无战斗力和组织性。 提醒人们要重视组织性和纪律性,否则容易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