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文牵义 jū wén qiān yì

abcd式
拼音jū wén qiān yì
注音ㄐㄩㄨㄣˊㄑㄧㄢㄧˊ
繁体拘文牽義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拘文牵义的解释
形容对文字过于拘泥,缺乏灵活性和变通能力,往往会失去事物的本来意义。
出处

1.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我走了,你们便拘文牵义,做不成一宗事儿。”

2.

出自《史记·酷吏列传》,原意是指执法过于苛刻,拘泥于法律条文。
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灵活变通,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以免失去事物的本质。
列子

1.

他在阅读古文时,常常拘文牵义,忽略了文章的真正内涵。

2.

讨论方案时,他总是拘文牵义,无法接受任何创新建议。

3.

她在处理问题时过于拘文牵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4.

他写作时拘文牵义,文章显得生硬,缺乏流畅感。

5.

在学习新知识时,他拘文牵义,难以接受新的观点和方法。

6.

非素臣侃侃而谈,若彼俗吏~,其能免乎?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十三回

拘文牵义的翻译
德语
buchstabengetreu sein
日语
文字にこだわる
法语
s'en tenir à la lettre
英语
stick to the letter
拘文牵义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2:同本义。
3:束缚;限制。
4:拘守;拘泥于。
5:抽搐。
6:钩取,探取。
7:曲,痉挛;痀偻,曲背。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qiān
1:(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2: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3:牵制。
4:牵连;牵累。
5:拘泥。
6:指可牵走的牲畜如牛羊猪等。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拘文牵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ū wén qiān yì)。abcd式组合,拘文牵义意思是:形容对文字过于拘泥,缺乏灵活性和变通能力,往往会失去事物的本来意义。 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灵活变通,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以免失去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