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古不化 ní gǔ bù huà

abcd式
拼音ní gǔ bù huà
注音ㄋㄧˊㄍㄨˇㄅㄨˋㄏㄨㄚˋ
繁体泥古不化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泥古不化的解释
形容拘泥于古法,不肯变通,固执而不灵活。
出处

1.

《宋史·刘几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2.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致弟书》:'吾辈读书,惟当泥古不化,方能有益于后世。'
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过于固执,应当灵活变通以适应新环境。
列子

1.

他总是泥古不化,遇到新问题时还是用老办法解决,效果并不好。

2.

公司里的老员工泥古不化,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影响了工作效率。

3.

面对市场的变化,泥古不化的管理层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4.

小王在设计方面泥古不化,作品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客户。

5.

虽然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泥古不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

6.

故对近代军旅之事,亦深有研究,非一般徒卖弄《孙子兵法》、~者可比。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泥古不化的翻译
德语
an alten Methoden festhalten
日语
古法に固執する
法语
s'en tenir aux vieilles méthodes
英语
stick to old ways
泥古不化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
2:中国古水名,泾水支流,即今甘肃省庆阳地区的东河及其下流马连河。
3:泥土;泥巴。
4:泥水,稀泥;烂泥。
5:一堆捣成或压成的柔软的糊状混合料。
6:读“niè”,通“涅”,染黑。
7:软弱无力。
1:阻塞,阻滞。
2: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3:涂沫。
4:糊。
5:软求,软缠;缠着。
1:(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同本义。
3: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4:古人。
5:天。
6: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7: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8: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9:旧,原来。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uà
1:(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教化。
4:感化;转变人心。
5:募化。
6: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7:死。
8:消除,去掉。
9:习俗,风气。
10:造化。自然的功能。
huā
1:用掉、耗费。

泥古不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í gǔ bù huà)。abcd式组合,泥古不化意思是:形容拘泥于古法,不肯变通,固执而不灵活。 提醒人们要避免过于固执,应当灵活变通以适应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