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受之诉的解释
比喻以讼事为乐,以打官司为乐趣。原意为以诉讼为乐趣,现多用来讽刺喜欢打官司的人。
出处
1.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2.
《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后人根据此典故演化出'肤受之诉'。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事而轻易诉诸法律,应宽容处理日常纠纷。
列子
1.
邻居老王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喜欢打官司,真是肤受之诉。2.
小李每次遇到一点小矛盾就喜欢上法院,真是个肤受之诉的人。3.
他因为一点小误会就起诉别人,真是肤受之诉。4.
这个小区里总有人喜欢告状,真是一群肤受之诉的人。5.
公司里总有几个员工喜欢无事生非,真是肤受之诉。6.
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况且又不懂中国话,自然中了他的“~”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肤受之诉的翻译
德语
prozessfreudig
日语
訴訟好き
法语
litigieuse
英语
litigiousness
肤受之诉的字意分解
fū
1:(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同本义。
3: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4: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5:外表。
6:(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7:浅薄。
8:大。
9:肥美,美。
shòu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2:同本义。
3:蒙受;遭受。
4:得到。
5:收进,取回。
6:买入,收入。
7:容纳。
8:授予;交给。
9:教授;传授。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sù
1:(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2:同本义。
3:告诉,说给人听。
4:有事实根据地说人坏话。通“愬。

肤受之诉,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ū shòu zhī sù)。abcd式组合,肤受之诉意思是:比喻以讼事为乐,以打官司为乐趣。原意为以诉讼为乐趣,现多用来讽刺喜欢打官司的人。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事而轻易诉诸法律,应宽容处理日常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