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abcd式
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注音ㄈㄥˋㄇㄚˇㄋㄧㄡˊㄅㄨˋㄒㄧㄤˋㄐㄧˊ
繁体風馬牛不相及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风马牛不相及的解释
形容两件事情毫无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强调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或相似之处。
出处

1.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

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为'风之过,谓之风;马之过,谓之马;牛之过,谓之牛',后人引申为两者不相关。
寓意
提醒人们在沟通和思考时要注意话题的相关性,避免无关内容的干扰。
列子

1.

讨论天气和讨论数学题目,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2.

他突然提到昨天的电影,和我们现在讨论的烹饪方法风马牛不相及。

3.

你问我喜欢什么颜色,和我们讨论的旅游计划风马牛不相及。

4.

她提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我们讨论的园艺技巧风马牛不相及。

5.

他突然谈起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和我们讨论的健身计划风马牛不相及。

6.

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 ★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

风马牛不相及的翻译
德语
haben nichts miteinander zu tun
日语
風馬牛の交わりなし
法语
n'avoir rien à voir l'un avec l'autre
英语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each other
风马牛不相及的字意分解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ni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风马牛不相及,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abcd式组合,风马牛不相及意思是:形容两件事情毫无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强调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或相似之处。 提醒人们在沟通和思考时要注意话题的相关性,避免无关内容的干扰。